3D printer讓想像力實現
在工業領域之中,3D printer出現已久,以前多被稱為Rapid Prototyping,簡稱RP成型(快速成型)。顧名思義,RP的最大優點即為快速成型,且擁有其他成型技術所不及的高自由度。拜科技發展及網絡資源所賜,3D printer逐漸普及,相對應的軟件也逐漸推出,提供大眾做出屬于自己想像物品的機會。
至于對工業設計師而言,3D printer的確成為設計流程的關鍵之一;在設計流程中,設計師往往需要在3D及實體中來回調整,在3D printer普及之后,設計師可快速獲得回饋,可以想像設計師經由打印出的成品,一次一次的討論、檢討、調整,讓物品一次一次更為接近設計師的想像。
讓科技工藝生活化——金屬3D printing
唐草設計于2012年底時與臺南市經濟發展局、工研院合作關于3D printing的設計案,設計目標為利用“金屬3D printing”(稱為Additive Manufacturing,簡稱AM)的技術,由唐草設計與工研院進行蘭花紀念商品的設計及打樣,由臺南市經濟發展局于臺灣國際蘭展中展示,并希望后續以此為基礎,量產蘭花紀念商品販售,將前端科技應用在民眾熟悉的文化當中。
金屬材質的3D printer,目前的應用多為假牙、義肢的骨架等。一方面這些物品需要強硬的架構,另一方面其架構隨著使用者不同而無法用一般技術成型,其中也包含價格成本,如單價較低的物品無法負荷其成型成本;而金屬成型之后,可以用打磨、拋光等技術將質感近乎日常生活中的金屬制品。而若要將金屬3D printer應用推廣,較適當的方向是由“可量產的科技工藝”出發,選定高價值的單品,例如珠寶首飾、禮贈品、藝術擺飾等,期望將此技術合理且適切的應用于日常生活中。
以精致蘭花做設計 從中呈現質感
在草圖發想中,唐草設計依照3D printer的特性設定發想方向,在限定的尺寸中,以較少的材料創造出空間感;在手法上,將具空間感的幾何外框與垂枝、串花等蘭花的特征意象做對比,結合成具有現代感的擺飾。又或者建構鏤空花紋,與實體花心形成對比效果。既減少金屬材料用量,并避免成型較大面積時,表面需經手工打磨后才較平整的缺點
面對一個新的制造科技時,自然需要和技術人員討論及合作。在建構出數款3D模型后,發現表面質感所能營造的差異有限。于是將蘭花花朵獨立分開成形,再將花朵電鍍顏色,如此可讓亮色的蘭花在銀灰色的主體中更為顯眼。同時,我們也利用3D printer的制造特色,在制程進行至一半時,將寶石放入看似封閉的花苞中,讓寶石成為產品的亮點,成為“球中球”的特色。
進行至提案討論、選定的階段,設計師與工研院的業務與技術人員仍須對產品發展性及可行性廣泛討論。如遇成型上的難題,則可經由工程師的建議,在符合原創精神下,略為調整造型。3D printer在造型自由度上遠大于一般熟悉的成型方式,但在生產的良率、成本及結構強度上,仍需累積經驗,并于打樣過程中借由一次次修改調整,來熟悉此一先進科技,才能真正發揮出其造型高自由度的優點所在。過程中設計師與工程師必須充分溝通,合作無間,才能展現最佳成果。
時至今日,3D printer制程似乎要由一種極為華麗的制造方式,走入現實中的創價過程;在設計案初期,或許仍有著設計師的浪漫,急著施展各種以往無法生產的奇幻物象,但隨著案子進行,設計師會發現必須仔細審視3D printer的制程特色,并思考要以什么角度將3D printer帶進人們的生活中,才能呈現出其最大價值,并將“造物”這件事呈現在一般民眾眼前,這是未來3D printer產業持續要努力的目標,也會是許多設計師未來的重要課題。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