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普遍高溫,熱浪影響之大,創下多個歷史記錄,先是氣溫突破45度高溫,再是森林野火頻發,冰川大面積消融,暴雨洪災此起彼伏??氣候問題必須引起全人類重視!
?
科學家早就提前警告過我們,早在2018年聯合國氣候調查報告就曾經發布“人類紅色警報”,2030年前必須將溫度上升控制在1.5℃,否則人類將面臨嚴重的氣候與環境的反撲。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8月9日更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AR6),若現在沒有控制碳排放量,2040年地球氣溫將比1850年至1900年的溫度高出1.5攝氏度、2050年前北極將在9月出現至少一次冰雪全部溶化的情況、即使溫度只上升1.5攝氏度,一些“史無前例前所未有”的極端事件也會越來越多地發生。
?
除此之外,許多地區的火災天氣將嚴重影響經濟與生命財產,包括干旱、熱浪、暴雨、森林大火、糧食短缺等問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初估,全球升溫達1.5℃,全球經濟損失高達54萬億美元,若升溫達2℃,損失更高達69萬億美元。(2021年全球的GDP總額約為96萬億美元。)
如何避免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目前最好的方式只有降低碳排放的速度,才能控制地球持續升溫所引起的環境危機。若要避免災難的發生,未來10年的碳排量必須比2010年減少45%左右,到了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將造成全球經濟模式的全面革新,并重塑地球上的生態與生活。
?
各國企業將是第一個面對這波影響與改變的對象,歐盟率先通過全球首個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規,未來企業出口到歐洲市場,都必須購買CBAM憑證,借此鼓勵非歐盟國家減少排放,并防止碳泄漏風險,帶動全球各國政府制訂收取碳費或碳稅的機制,以有效降低企業生產過程的碳排放。
?
企業加入2050凈零排放
?
當各國政府紛紛正式宣布加入2050凈零排放的行列,對于企業來說,企業經營不僅只有減碳的議題,包括水資源、能源、廢棄物、原材料價格攀升、人權、能源、供應鏈中斷等議題,都將對企業經營帶來全面性的影響。也因此企業領導人開始逐漸意識到企業不僅要獲利,更要將社會與環境納入自身的責任。簡單地說,過去企業一味追求的EPS,無法真正反映出內外部可能存在的風險與挑戰,因此開始反思與強調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與績效。
?
10年前我在推動和宣揚ESG時(當時多稱CSR),有媒體朋友私底下告訴我,以他們推動的經驗,這個議題很難受到企業關注,原因在于當時的企業對ESG的興趣與認知都不高,愿意參與的比例自然就更低,而這兩年ESG一躍而成為企業家們熱切交流的話題。大多數的企業家就會很認真的找我討論要怎么做ESG。為了讓他們了解ESG發展不是一步登天,而且不會那么快產出價值,我喜歡用黃金三角法則與永續發展六階段來分享。
什么是永續黃金三角?
?
想象一個三角形劃分為三等分,最下方的基礎是法規遵循、中間則是風險預防、最上面則是ESG永續實踐。依據建議,ESG的發展一定要先以法規遵循為出發,ESG非漂白、漂綠的行為,必須確認公司是否符合國際環保及安全衛生法、勞基法、消防安全法、公司法、個資法等與永續議題有關的法規后,接著了解內外部現存或即將發生的問題,包括氣候影響、水與能源問題、供應鏈管理、原材料短缺與價格、廢棄物處理等風險,逐一檢視這些風險后,開始擬定經營與永續發展策略,設定出對公司風險與挑戰的各項短、中長期目標后,就可以開始進行ESG的推動與實踐。
?
永續發展策略則可通過“ESG永續發展六階段”協助企業實現永續。這是參考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金融項目聯席主管賽門?查達克(Simon Zadek)的CSR發展路徑,并根據ESG輔導的實踐經驗,將企業推動永續從初期到后期分成“探索期”、“遵循期”、“管理期”、“轉型期”、“策略期”、“永續期”。
?
遵循ESG永續發展六階段
?
首先“探索期”是指企業因獲利后,基于回饋的心態,采取最簡單的方式進行社會公益或員工關懷;“遵循期”則是公司開始導入ESG相關政策,但并未與公司的經營業務結合,其推動費用視為經營成本的支出;“管理期”則是企業開始將ESG作為短、中長期的經營目標,從上而下開始制訂與推行永續政策;“轉型期”則是企業主動由下而上推動ESG各個項目,并以此成為企業轉型創新的機會;“策略期”則是企業業務結合永續理念,并依據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發展出符合永續的新商業模式,與利基市場;“永續期”則是企業發揮影響力,主動進行ESG議題的倡議,將ESG融入企業經營的DNA。
?
通過上述有目標與有系統的發展,可以幫助企業階段性的發展,并隨時根據市場需求而調整,降低轉型帶來的風險。這幾年也有許多企業通過ESG的指標或策略,成功發展出屬于自身的商業價值。
case1_讓最后一公里更低碳
?
哈啰單車走上街頭已有五年,其全國累計注冊用戶數量已突破五億人。哈啰單車的出現,不僅增加了人們出行的選擇,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更促進了綠色經濟的發展與完善。截至2021年底,哈啰用戶累計騎行427.7億公里,累計減少碳排放近200萬噸,為低碳出行建設方案提供了參考范本。哈啰也在生態伙伴大會上面向近400家生態伙伴發起“綠色質造公約”,倡導踐行“生態優先、綠色質造”。
?
case2_讓閑置資源循環起來
?
《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闡明了閑置物品交易業務等循環經濟體系,在節能減排方面所發揮的重大效應。從2015年創始時起到2020年末,轉轉平臺所完成的178.3萬噸碳減排,相當于傳統燃油車繞地球赤道行駛25萬圈。而轉轉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所實現的能源減耗,也達到了驚人的2372.4GWh,足夠支撐中國20萬戶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其促成的超2000萬冊二手書籍交易,相當于讓17萬棵森林樹木免遭砍伐。
?
以上兩個案例都是企業努力發展ESG的案例,相信絕大多數中大型企業,只要通過ESG的賦能,就能強化面對未來風險的韌性,也能進一步鞏固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彰顯企業品牌的價值。